日前,省人社厅向常州市人社局发来表扬信,对常州市多措并举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2022年,常州市人社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始终将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扛好稳就业重担,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千方百计兜住民生底线,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0.2%;失业人员再就业6.2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8.1%;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1.47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33.8%;支持成功自主创业3.18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244.98%;创业带动就业6.55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30.9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目标以内,全市就业形势保持总体平稳。
筑牢人才集聚“新高地”。全年发放青年生活资助4000余万元,惠及12万人次。有10名博士后入选省“卓越博士后计划”,入选人数位列全省第三。开设
“常州人才招聘”抖音官方号,打造线上政策宣传、重点企业招聘需求对接、个人求职指导的线上平台,全年共为270家企业发布招聘宣传视频,浏览量近420万人次,累计开展111场直播带岗活动,提供了3.5万个就业岗位,场均观看超2万人次,获人社部流动管理司头部引领支持,“武进轨道交通技术员”代表江苏参加全国劳务品牌发展大会。
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加大助企纾困政策落实力度,全力做好降、缓、返、补、扩、贷“六字”文章,坚持“漫灌”“滴灌”并举,千方百计为企业送上“真金白银”,全力以赴保企业稳就业。全年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为企业减负9.95亿元,“提速、就高”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4.54亿元,“双顶格”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5.73亿元,缓征养老、工伤、失业保险费1.26亿元,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2570万元,发放“苏岗贷”12.84亿元。
强化精准帮扶“不间断”。出台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若干措施的通知,大力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确保实名调查和跟踪帮扶“两个100%”。全市新增就业见习基地167家,累计537家;新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岗位12397个,组织青年(含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人数5651人,开发岗位数和组织参加见习人数完成省定目标的295.17%和134.55%。全年为14.05万人次发放社保补贴3.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1%和100%。加快公益性岗位开发并安置323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发放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1729.26万元。牵头做好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确保转产就业率、社保参保率均达100%。全市发放失业保险金3.53亿元、失业补助金1922.92万元。全市增发一次临时价格补贴,共计404.78万元。组织企业赴省内外18个地区开展劳务对接,采取“统一包车、统一餐饮、统一防护”的方式,组织专机2架、包车430辆,帮助2.2万名农民工来常就业。
激活创新创业“新动能”。全市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15.71亿元,涉及5945人次,同比增长59.82%和44.09%。出台新一轮“常州市创业扶持资金申领审核办法”和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组织实施第四轮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多措施、多形式扶持大学生创业。全市支持自主创业3.18万人,创业带动就业6.55万人,支持大学生创业3306人,累计发放创业扶持资金1240.48万元。在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省级决赛中,我市选送的《黑斑侧褶蛙养殖及产业化项目》和《“小书童”景区共享伴游智游机器人》双双晋级国赛,晋级数位列全省第三,《黑斑侧褶蛙养殖及产业化项目》更是荣获省赛乡村振兴专项赛一等奖。
推动数字人社“再提速”。持续用好全国地级市首张实名制人才地图,查询全市人才信息、精准统计和分析人才来源、分布和流动等情况,全市引进人才11万名。开发“企业用工需求问卷调查系统”,面向160家工业星级企业、工业重点项目企业,提供“一对一”用工服务。累计帮助企业解决重点用工问题41个,实现就业13.05万人次。出台新一轮职业培训补贴办法,围绕智能制造、数字技能等领域青年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全市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职业资格)认定8.5万人次,取证达8.1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1.63万名、数字技能人才2.5万名。已开展企业合格证书培训257个班期13502人。截到2022年12月底,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40万名,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330名,继续保持在全省前列。技能竞赛争先创优,第六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获得金牌数居全省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