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无障碍浏览 外文版 繁体中文
        登录个人中心
        走进常州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专题专栏 数据发布
        当前位置:
        《常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1-12-28  浏览次数:  字号:〖

        《常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共四章二十节,全文约4万6千字,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是今后五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纲领。

        一、编制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着力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推动“强富美高”新常州建设再出发的关键阶段,也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为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和江苏省有关规划计划、《中共常州市委关于制定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美丽常州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纲要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四章二十节:第一章为“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主要由“十三五”主要做法及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十四五”面临形势等3个小节组成。第二章为“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主要由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等4个小节组成。第三章为“主要任务”,主要由加强源头治理、深入污染攻坚、提优绿城建设、强化风险防控、补齐能力短板、健全治理体系、增强环保意识等7个小节组成。第四章为“规划保障措施”,主要由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细化评估考核、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宣传引导、推进铁军建设等6个小节组成。整体框架结构基本完整合理。

        (一)关于存在问题

        “十三五”期间,尽管全市治污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环境质量整体向好,但仍面临六个方面问题:一是绿色低碳发展尚不充分,全市“重化型”产业结构、“煤炭型”能源结构、“开发密集型”空间结构尚未改变,环境容量“超载”、生态成本“透支”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二是环境质量全面改善难度较大,大气环境质量横向比较仍有差距,水环境质量改善“天花板效应”凸显,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善;三是优质生态产品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四是保障环境安全压力较大,安全防范应对“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压力与日俱增;五是环境基础设施能力区域性不足;六是治理体系和能力亟需加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二)关于发展目标

        二〇三五年常州市生态环境保护远景目标是: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蔚然成风,碳排放提前达峰后持续下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成美丽江苏常州样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体恢复,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常态,基本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健全高效,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

        “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围绕: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美丽常州展现新面貌,积极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试点建设,高水平建成生态宜居美丽明星城。“水清岸绿,空气常新,净土丰饶,鱼水和谐,留得住中吴乡愁”成为美丽常州的生动写照。包含环境质量、低碳发展、环境治理、生态系统、满意度等五个方面指标体系,共19项指标。

        1. 绿色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显着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约束机制基本形成,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省下达任务,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2.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省下达的目标。空气质量全面改善,细颗粒物(PM2.5)浓度达到3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水生态功能初步得到恢复,国考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的比例达到80%,基本消除城区劣V类断面和农村黑臭水体,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市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3.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安全利用水平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固体废物与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监管持续加强,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环境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4.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稳步推进,生态空间管控区域不减少,林木覆盖率达26.7%左右,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保持良好以上,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0%,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5.生态环境治理取得突破。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形成,环境基础设施突出短板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步伐加快,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明显提升。

        (三)关于面临挑战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三个方面挑战:一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结构优化调整任重而道远,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消耗尚未实现实质性脱钩,污染排放压力仍处于高位,“五大结构”优化调整任重而道远;二是生态环境领域不断拓展,治理边际成本呈几何增加;三是外部环境不稳定性增加,生态环境安全任务艰巨,统筹发展和保护的难度增加,生态安全面临新要求新挑战。

        (四)关于主要任务

        1. 加强源头治理,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深度推进源头治理和污染减排,持续优化调整产业、能源、交通和用地四大结构,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内生动力,有序推进全市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全面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开展低碳排放示范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 深入污染攻坚,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人民为中心,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关注累积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生态环境分区整治和精准施策,强化大气、水、土壤、农村环境等源头治理。

        3.提优绿城建设,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意识,持续加强生态绿城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强化生态系统保护监督管理,提升生态系统完整性、稳定性和服务功能,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 强化风险防控,严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坚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思维,重点关注危险废弃物、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核与辐射等重点领域,强化风险源头控制、预警防控与应急,推进新污染物、环境健康等新环境问题基础研究,保障市民环境健康与安全。

        5.补齐能力短板,夯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以污水处理、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处置、医疗废物处置、科技能力支撑体系和设施管护机制建设为重点,着力补齐重点领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深入推进“绿岛”建设,切实提高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为推进经济社会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释放更多的环境容量和承载空间。

        6. 健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力度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着力提高政府决策、监管和服务的能力及水平,建立由政府、企业、公众等多种主体组成的多元共治、权责分明、互相监督的治理体系。推动环境社会治理,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应对和化解污染防治攻坚战背景下环境治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引导社会深度参与环境质量改善进程,增强认同感和获得感。

        7. 增强环保意识,推进社会共治一体化。不断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进生态环保全面行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访问统计 | 网站纠错
        主办: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常州市大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常州市人民政府 电子邮箱:czwgzx@baotoy.com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02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