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调研发现,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开展,特别是社团活动的开展上还存在一定的瓶颈,主要表现在:
1.社团课程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社团教师基本上是学校在岗教师,所开设的社团课程也是根据教师所学专业或个人特长而定,绝大部分学校开设的都是大众化、普适性的课程,缺少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即便有学校能开设此类课程,未能形成全面开花的缤纷局面。特色课程、精品课程的缺失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在于缺少专业师资。
2.学校专业教师数量不能满足学生社团数量的需求。社团课程指德育、文体、科普、艺术、劳动、阅读、影视欣赏、国防等兴趣课程,因此结合教师专业,社团教师主要是由学校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教师担任,而这些教师在担任社团课程的同时,还要承担其它课后服务工作,大大增加教师1天的工作量,教师数量少,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报名所需开设社团的数量需求,因此就会形成1个教师带不同时段的2个社团的局面,也会出现社团教师由非专业的教师担任的情况,这些情况直接影响课后服务的质量。
|